布鲁纳的父亲出生在波兰的一个穷苦家庭,家住克拉科夫①附近的一个工业小镇。布鲁纳的母亲出生于富裕的商人家庭,她在遇到布鲁纳的父亲之前,已经早早地结婚。不幸的是,她的丈夫在去柏林做生意的路上意外去世,当时她怀着大儿子,也就是布鲁纳的哥哥阿道夫。阿道夫出生后不久,她与布鲁纳的父亲结婚。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布鲁纳的父母和叔叔移民到美国纽约。
1933年布鲁纳中学毕业,那年秋天,他离开家乡进入北卡罗来纳州的杜克大学,成了杜克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然而,那时的布鲁纳在学术研究、职业方向上尚未形成明确的看法,后来他在自传中把最终涉足心理学领域归因于一些不明确的原因:“一部分原因归之于地点;一部分原因归之于人;一部分原因归之于时间”②。
二、大学生涯
1937年,布鲁纳获得杜克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随即注册该校心理学研究生,四年一晃而过,布鲁纳在杜克大学的快乐时光结束了。布鲁纳回忆说,在即将毕业的那年春天,他阅读了两本重要的心理学著作:一本是库尔特·考夫卡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①,另一本是高尔顿·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②,这两本著作在心理学史上留库尔特·考夫卡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们向旧的传统进行挑战,给整个心理学以推动和促进,使欧洲逐渐形成一股现象学的心理学思潮,直至今天仍有广泛影响,布鲁纳认为这两本书曾经动摇了他在动物研究上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