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文化批判与剖析国民性的杂文中,从一枝一叶来看中国文化传统及其在国民心理中的积淀是最显著的特色。鲁迅很少对国民性进行整体的理论概括,却从雷峰塔的倒掉看到了奴才式的破坏对于中国的危害,从人们惋惜西湖十景少了一景剖析国人的“十景病”与“大团圆”心理,以及由此而使中国不产生悲剧或喜剧,从兑换钞票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从细腰蜂想到统治者对人民的麻醉,从一面铜镜想到了“汉唐精神”,从照相合成的“求己图”看到国民的奴性……从一滴水看太阳的光芒,既形象生动,又极为深刻。鲁迅与人论战的杂文与一般论战的论文不同,不是层层说理,而是在反语讽刺中抓住对象致命的一点加以攻击,因而除了个别的篇章,大都也属于狭义的杂文之列。
鲁迅的杂文主要受传统文学尤其是魏晋文章的影响。中国受过良好传统教育的人对鲁迅的杂文的评价并不在他其他文体的作品之下;西方学者则多喜欢鲁迅的小说,而不喜欢鲁迅的杂文。将鲁迅的小说与杂文进行互文性的阅读,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