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久以前,这一段萨拉邦德就已经被伯格曼用过一回了,那是在1971年的《哭泣与耳语》中。那部片子,讲三姐妹里的两个给另一个送终的故事,生者与死者的关系颇为复杂,死者咽气后,两个生者走到门口,有一段突发的互诉衷肠的戏,伯格曼故意把她们的说话声隐去,画外音换成这段萨拉邦德,那简直是对所谓的手足之情的冷眼嘲讽和深深的怜悯。巴赫的器乐作品不像浪漫派,应该说本身的情绪并不外露,到伯格曼手里,它却成为一把锋利的闪着寒光的刀,直指现代人孤独无助的灵魂软肋,令人无计遁逃。他对巴赫作品青睐有加,显示了他的音乐修养,当然,也显示出巴赫的博大。
再往前十年,他的信仰三部曲里的《犹在镜中》,也能听到那段萨拉邦德若隐若现地飘过,而《沉默》一片里,则出现了平均律的微弱呈现,伯格曼看来是离不开巴赫的。他的自传《魔灯》有这样一段[1]。